您的位置:首页 > 医药保健 > 畜用药 > 文学的回归--有感于略萨获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谢天振)

文学的回归--有感于略萨获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谢天振)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4 08:59   浏览 N 次  

●诺奖评委今年决定把诺奖颁发给略萨这样一个在我看来是真正的、纯粹的文学家,却显得意味深长,很值得肯定,因为此举给诺贝尔文学奖注入了明确的文学因素,多少表明了一个文学奖项对文学的回归。

●在纯文学作品正越来越被边缘化的今天,在整个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年青人正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灼的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略萨以上的这些声音吧。

谢天振:中国译协翻译理论和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关注了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在评奖结果揭晓前媒体、公众普遍看好的人选,往往是得不了奖的,最终的结果总是出人意料。今年的情况也复如此:之前媒体和公众都普遍预测今年该轮到诗人来领奖了,譬如赢得许多中国读者喜爱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就是众望所归的人选之一,然而最终评委揭晓的得主却是秘鲁小说家巴尔加斯·略萨。

尽管结果出乎预料,但在第一时间获悉略萨得奖的消息后我却由衷地为之感到欣喜,感到兴奋,甚至激动。我感到欣喜、兴奋和激动,但不是为略萨,而是为诺奖评委所作出的明智的选择。因为在我看来,略萨在今年获奖虽然有点意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他早就该得到这个奖了。但诺奖评委今年决定把诺奖颁发给略萨这样一个在我看来是真正的、纯粹的文学家,却显得意味深长,很值得肯定,因为此举给诺贝尔文学奖注入了明确的文学因素,多少表明了一个文学奖项对文学的回归。如果说去年把诺奖颁发给德籍罗马尼亚裔作家赫塔·密勒带有明显的政治印记的话,那么选择略萨作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政治因素显然大大淡化了。连略萨本人在获悉得奖的消息后也立即放言说,希望颁奖给他“不是出于政治原因”。

我对略萨毫无研究,对略萨的作品读过的也不多,但他的一部长篇《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和一篇散文《文学与人生》(赵德明译)却足以让我认识略萨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他对文学的真知灼见和深刻情怀。

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初读略萨的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时所感受到的强烈震撼。这是一部带有传记性质的长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十九世纪末法国后期印象主义流派绘画大师保罗·高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算陌生,他的那些画风独特、形象殊异的印象主义杰作,是世界上许多博物馆所珍藏的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但是对高更在生活中具体如何特立独行、如何不满当时的主流艺术中对时尚的追求而另辟蹊径、寻求土著文化和东方色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不甚了了了。略萨的小说极其生动地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坚持独立思考和追求精神自由的艺术家形象,再现了高更毅然出走巴黎、远渡遥远的马泰亚等地,脱掉文明外衣,全身心地融入当地土著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并从中获得艺术灵感的经历和情境。小说中的高更还真的脱掉了他的所有衣服,全身赤裸地与当地土著人一起围着篝火狂舞,甚至就在广场边与土著女人做爱。高更追求异国情调,向往原始人的神话和传说,与土著女人真心相爱。小说详细描述了高更与一个又一个的土著女人的相识、相爱、同居并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这是交织着情欲沸腾与创作冲动的过程,也是高更一幅幅杰作产生的具体背景。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略萨的创作手法:全书485页22章,其中单数各章讲述高更的外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双数各章讲述高更的故事时用的是第二人称,在关键段落作者还会与作品的主人公直接对话,从而带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似乎读者与作者一起亲眼目睹主人公的言行举止、思想、创作。实际上,这种创作手法还让读者感觉到,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在展示作品主人公高更的所行所为,不如说还是在曲折地传达作者略萨本人的所思所想。

自2001年起,我每年都要为“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编选一本“翻译文学卷”,至今已经编选出版了9本。2004年我照例在翻检浏览当年发表出版的翻译文学作品时,我读到了略萨的《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立即为之震摄,当即决定把略萨的这部长篇小说(片断)作为这一年度的《翻译文学卷》的镇卷之作。但紧接着我又读到了略萨的散文《文学与人生》,同样立即被之征服。这让我起先稍稍有点犹豫,因为在同一本翻译文学卷里收入同一作家的两篇作品,在此前编选的三本翻译文学卷里还从未有过。事实上,在此之后我编选出版的5本年度《翻译文学卷》里也没有再出现过。不过我当时很快就决定要为略萨破例,因为这篇散文激起了我太多强烈的共鸣,与此同时我也太迫切地想让更多的读者与我一起分享略萨散文中无比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了。

略萨的《文学与人生》是一篇雄辩滔滔的论说文,它触及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几乎占据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的今天,人们,尤其是年青人越来越多地依赖和沉迷于视听媒体,文学(它的载体就是书籍)会不会消失?未来的人类真的会像比尔·盖茨所预言的那样将只从屏幕上阅读了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国家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004年12月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正好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呈下降趋势,在被调查的识字的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仅为51.7%,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人仅占5%。(引自2004年12月4日《文汇报》陆正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而这些被调查者对于不读书的理由,与略萨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所提到的如出一辙:没有时间。略萨的文章极富说服力地分析了(书面)文学的种种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公民的批评精神、独立思考精神、永远斗志昂扬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等。他更进一步分析了一个没有文学的世界将是怎样一个没有教养的世界、野蛮的世界、缺乏感情的世界、无知愚昧的世界、没有激情和爱情的世界,最后明确指出视听媒体无法代替文学的种种功能。

在纯文学作品正越来越被边缘化的今天,在整个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年青人正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灼的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略萨以上的这些声音吧。假如略萨的获奖能把我们的目光再次投向真正的、纯粹的文学,能让我们的文学真正担当起它那种种不可替代的功能,能让我们的作家和诗人为我们的读者奉献出更多充满美好爱情、崇高激情的文学世界,那么我将再次为2010年诺奖评委所做出的选择叫好!

(说明:本文来自2010年10月22日《文汇读书周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